與全世界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潮流同步,向國際同類先進學科專業看齊,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與教育正在從以古典園林為核心的傳統園林設計轉向以現代景觀為核心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知識體系,實踐取向這四方面都發生著結構性的轉變,并且,隨著新世紀的進入,這種轉變正在加速。對此,本文稱之為轉型期我國風景園林世界的轉變。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國國務院學位辦于1998年之前制定的本科專業目錄名稱,1999年起,該專業名稱取消,僅在碩士點設城市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方向專業中有此名稱][國際學科名稱為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國際上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學科而獨立存在的。在中國,盡管在過去的大半個世紀中,該學科依附于傳統園林,已有斷斷續續的生產發展,然而,就現代與國際接軌的學科意義而言,這一學科專業目前尚處于形成初期,經歷著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結構分化,重組,轉變。學術方面,一是受到中國傳統園林,農林園藝,建筑規劃的影響,二是受到國際景觀建筑學學科專業的推動;社會實踐方面,一方面,迅速發展的景觀與園林建設的市場需求為該學科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魚目混珠,外行多于內行的狀況,導致該專業實踐成果缺乏原則,“克隆”國內外景觀實例成風,水平難以提高。對此,首先需要在學科專業觀念上有一個重大轉變,是解決轉型期該學科專業“定性”問題的基本出發點。這一觀念轉變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學科關注重點的轉移和范圍的擴展;從傳統園林到現代景觀的重點轉變,從單一傳統專業擴展為綜合交叉的現代專業;二是隨之而來的學科核心內容的轉變;從以植物為核心的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到以包括植物等多種元素構成的以景觀為核心的綜合環境規劃設計。中國風景園林界的這種觀念轉變已具備了客觀條件基礎,其來源于近年迅速擴展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市場需求與工程實踐。與過去幾十年的實踐相比,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項目種類,規模和工作深度均以大大擴展。列如,在許多城市發展規劃中,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已從總體規劃中的專項規劃中分離出來而作為一項相對獨立的規劃;又如:近年興起的城市景觀風貌規劃,濱水區規劃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城市廣場規劃設計,新型的居住區景觀環境規劃設計,交通道路景觀規劃設計,旅游度假區規劃設計,等等。事實上,這些景觀工程實踐的類型,規模,深度已經與國際同類行業的實踐接軌。隨著國外高水平景觀規劃設計實踐的介入和國內景觀規劃設計院所日趨國際化的景觀規劃設計的操作方式,學科專業觀念的轉變與國際接軌的實踐操作已深入人心,勢在必行。這一觀念轉變的主觀條件是國內一批專家學者數十年堅持不懈的追求,倡導,宣傳,開拓。誠然,時至今日,在專業名稱的理解上,仍然主張各異,稱呼有別,反映出對于該學科專業理解上的差異和觀念轉變上的不同。對此,作者呼吁,重要的不在稱呼,關鍵是需要就以下三方面學科專業基本原則達成共識:
?。?/FONT>1) 專業現代核心:廣義的景觀規劃與設計;
?。?/FONT>2) 專業傳統根基:園林營造;
?。?/FONT>3)與近鄰專業的關系:該專業在建設界是與建筑學,城市規劃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無法替代的學科專業。
面對來自主客觀兩方面的轉變,作者認為,對于原本就屬于交叉學科的,多元化的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百家爭鳴,各抒己見,這是需要的。然而,縱觀古今中外學科專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在學科專業根本問題上,在學科專業的基本定性上,的確需要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求大同,存小異”,協調出一個統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