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季節限制的綠化施工
[2009-11-06 17:03]
一般綠化植物的栽種時間,都在春季和秋季,但有時為了一些特殊目的而要進行突擊綠化,就需要突破季節的限制進行綠化施工。此時,為了施工獲得成功,就必須采取一些比較特殊的技術方法來保證植物栽植成活。 1.苗木選擇 在非適宜季節種樹,需要選擇合適的苗木才能提高成率。選擇苗木時,應從以下幾主面入手:選擇移植過的樹木或假植的苗木,其新生的細根都集中在根蔸部位,樹木再移植時所受影響較小,在非適宜季節中栽植的成活率較高;選土球最大的苗木,其土球應比正常情況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栽植越容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盡可能帶有心土,并且所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使用小苗和盆栽苗木下地栽種,提高成活率。 2.修剪整形 對選用的苗木,栽植之前應當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剪整形,以保證苗木順利成活。修剪整形的對象有裸根苗木和帶土球苗木。 ①裸根苗木修剪栽植之前,應對其根部進行整理,剪掉斷根、枯根、爛根,短截無細根的主根,還應對村冠進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葉的1/3至1/2,使樹冠的蒸騰作用面積大大減小。 ②帶土球苗木的修剪帶土球的苗木不用進行根部修剪,只對樹冠修剪即可。修剪時,可連枝帶葉剪掉樹冠的1/3至1/2,也可在剪掉枯枝、病蟲枝以后,將全樹的每一個葉片都剪截1/2至2/3,以大大減少葉面積的辦法來降低全樹的水分蒸騰總量。 3.栽植技術處理 為了確保栽植成活,經過修剪的樹木苗木應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在根蔸處要用濕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和保濕。栽植時間最好在上午11時之前或下午16時以后;在冬季則只要避開最嚴寒的日子即可。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應疏松肥沃,把樹苗根部的包扎物除去,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填土后稍稍向上提一提,再壓實土壤并繼續填土至穴頂。最后,在樹苗周圍設置攔水的圍堰。樹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注意不要損壞土圍堰。土圍堰中要灌滿水,讓水慢慢浸下到種植穴內。為了提高定植成活率,可在所澆灌的水中加入生長素,以刺激新根生長。生長素一般采用萘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將粉狀的萘乙酸溶解,然后摻進清水,配成濃度為200mg/L的澆灌液,作為第一次定植水進行澆灌。 4.苗木管理與養護 由于是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植,因此,苗木栽好后就更需要強化養護管理。同時,要注意澆水。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 的原則,還要經常對地面和苗木葉面噴灑清水,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植物蒸騰作用。在炎熱的夏天,應對樹苗進行遮陰,避免強陽光直射。在寒冷的冬季,則應采取地面蓋草、樹側設立風障、樹冠用薄膜遮蓋等方法,來保持土溫和防止寒害。
|